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和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在凡登白试验呈直接反应,所以又称为直接胆红素,临床上测定直接胆红素主要是用来判断黄疸类型,正常人的直接胆红素为0~3.4umol/l,当直接胆红素值超出这个范围时表示直接胆红素高,那么,直接胆红素升高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呢?下面我们请来了北京人和中医院肝病中心的肝病专家王凤书主任给大家讲解直接胆红素升高的临床意义。
直接胆红素升高的临床意义
专家王主任说,直接胆红素升高表现出黄疸症状,使人的皮肤黄、尿黄、巩膜黄,直接胆红素长高的临床意义如下:
一、梗阻性黄疸:当胆道系统发生结石或肿瘤压迫时,胆道受阻,使分泌的胆汁排泄不畅而逆流入血,直接胆红素不能随胆汁排入肠道,使血液中的直接胆红素上升,发生梗阻性黄疸。淤胆型肝炎、胆道梗阻是引起梗阻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推荐阅读:乙肝胆红素偏高怎么办
二、肝细胞性黄疸:当肝脏发生炎症时,肝功能受损,使得肝功能减弱,肝脏不能及时将直接胆红素转化成间接胆红素,从而使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增加,另外,肝脏发生病变时,使胆管受到压迫,胆汁排泄受阻,胆汁逆流入血,使直接胆红素也上升,造成肝细胞性黄疸。乙肝、酒精肝、丙肝、肝硬化、脂肪肝等肝病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的主要原因。
关于直接胆红素升高的临床意义就介绍到这里,北京人和中医院肝病中心的王主任提醒大家,出现黄疸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以便于及早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本文关键词:直接胆红素临床意义 胆红素升高的意义 胆红素升高的原因